广告区域

广告区域

进口玉米量锐减22%:华北玉米市场压力缓解,价格止跌回暖?

网络热点04-20阅读:21评论:0

快讯摘要

3月份进口玉米同比下降22%,国内供应压力缓解,但现货玉米仍面临库存高企和消费不足双重压力,短期内市场难见明显反弹。

快讯正文

【玉米市场供应过剩局面缓解,价格有望逐步企稳】随着气温的升高,华北地区的玉米储存难度不断加大,而基层售粮节奏的加快使得市场上的玉米供应量集中增加。然而,贸易商在集中建库后,库存已达到7~8成,进一步补库的需求逐渐减弱,这导致流通环节的玉米供应量大幅上升。4月份,山东地区的深加工企业连续近两周的时间里,粮源到货量超过1000车,企业滚动入库,采购粮源的难度相对较弱,压价情绪较强。受此影响,山东地区的玉米均价跌破了1.16元,部分企业挂牌价格甚至跌至1.13元/斤左右。尽管华北地区的玉米卖压集中,本地中储粮的入场却未达到预期。直到4月中旬后,仅有零星直属库进行了补库玉米的操作,但这并不足以缓解供应端的压力,导致玉米价格持续走低。然而,进入4月底,华北地区的基层卖压风险逐步减少,市场上量水平也逐步降低,玉米市场再降的空间有限。一些企业已经开始提价补库,市场看涨的心态有所升温。根据海关数据显示,3月份进口玉米水平为171万吨,同比去年下降了22%。1~3月份进口玉米总量为790万吨,进口玉米成本为2039.58元/吨。此前,海关发布消息限制国内贸易商停止向保税区运输进口玉米,这可能降低国内贸易商采购进口玉米的积极性,部分贸易商甚至取消了国外的玉米订单,这有助于缓解国内玉米供应过剩的局面。从长远来看,受进口玉米缩量的影响,国内玉米价格的上涨似乎势不可挡。但是,短期内,现货玉米仍面临多重压力。一方面,渠道库存原粮水平较高,玉米现货供应基本面依然宽松。尤其是进入5月份,华北以及黄淮地区,部分贸易商为了迎接小麦入库,可能会集中腾库,这将进一步增加玉米市场的供应压力。另一方面,玉米的消费能力较差。由于进口玉米成本较低,南方销区的饲料和深加工企业对玉米替代的积极性依然存在。而北方地区,港口玉米外发难度增加,本地饲料以及深加工企业的库存玉米水平较高,消费能力有限。此外,国内生猪产能持续去化,生猪存栏水平逐步下降,肉禽出栏大幅增多,饲料企业的玉米采购需求低迷。深加工企业也陆续进入停工检修阶段,玉米消费能力进一步降低。因此,虽然华北市场的玉米有止跌回暖的契机,但短期内玉米价格的上涨仍将面临多重压力,市场难以出现明显的反弹机会。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