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区域

广告区域

钢铁行业周报:3月的钢铁出口为何超预期?

网络热点04-29阅读:13评论:0
  最新跟踪:需求修复和复产节奏趋缓,库存延续去化随着“银四”收尾,钢铁需求修复的节奏放缓,不过产量延续低位,库存去化较为顺利:  1)产业驱动较弱,需求环比维稳――本周五大材表观消费量环比下降0.09%,农历口径同比下降6.38%;建筑钢材成交量周均值13.89 万吨,较上周下降1.69 万吨/天。  本周钢市需求侧无特殊亮眼表现,不过由于产量延续低位,供需矛盾逐步缓和。  2)复产节奏缓慢,同比延续低位――本周,五大材总产量环比上升0.94%,农历口径同比下降10.07%;日均铁水产量上升至228.72 万吨,环比增加2.5 万吨/天。  3)库存延续去化――本周钢材总库存环比下降4.77%,延续较快的去化速度。当前库存累积至板材,长材修复弹性更佳。不过3 月板材出口超预期,缓释高库存压力。  由此,上海螺纹收至3640 元/吨,环比持平;上海热轧收至3860 元/吨,环比持平。  测算成本滞后一月的螺纹吨钢利润位于盈亏平衡线下约114 元/吨。  热点关注:3 月的钢铁出口为何超预期?  2024 年3 月,我国钢材出口数量989 万吨,同比+25.3%,环比+37.9%;平均出口单价634 美元/吨,同比-44.2%,环比-0.9%。2023 年我国钢材出口数量的基数较高;加之年初以来,在东南亚各国对我国钢铁产品的反倾销调查加剧,美国拟对我国钢铁产品加征关税等事件冲击下,市场普遍预期今年钢铁出口数量增长或有压力。但3 月出口量创下近年来的单月新高,明显高于市场预期。为何3 月的钢材出口如此强劲?  分国别看,东南亚和中东出口延续高增,或更多反映进口国制造和能源用钢景气度的提升。首先,作为23 年我国钢材出口主要增量区域,今年我国向东南亚“以价换量”的出口模式仍在延续。不过,3 月来看,东南亚各国的内生需求改善明显,我国向越南、泰国、菲律宾出口量同比+17.7%、+13.3%、+36.8%的同时,出口均价环比+7.0%、-1.7%、+6.1%;价格走势强于国内(国内钢材价格指数环比-3.7%)。出口利润的走扩,或是我国向东南亚出口数量延续高增的主要原因。其次,中东是我国钢材出口的另一主要区域,当地钢铁产能较为稀缺,出口主要反映各国对能源用钢的需求(例如油气开采所需的管材、炼化所需的中厚板等)。3 月,我国向沙特、阿联酋出口数量同比+76.4%、+50.2%,反映当地对能源用钢需求的旺盛。最后,作为我国向欧美出口钢材的主要转运国,我国前3 月向韩国出口钢材225 万吨,同比-6.2%;3 月出口数量98 万吨,同比+7.4%;映射欧美需求整体保持平稳,边际上有转好趋势。  分品种看,热轧贡献主要增量,硅钢出口数量的同比增速边际改善最明显。分品种看,我国钢材出口依旧以板材为主,映射我国在板材制造的成本优势更为凸出。作为出口量最大的品种,我国前3 月出口热轧740 万吨,同比+83.4%;3 月出口热轧279 万吨,同比+40.2%。值得注意的是,3 月热轧的出口均价环比+3.0%,冷轧和中厚板出口均价环比+6.9%、+2.7%,再次印证海外制造、能源用钢景气的增长。此外,随着欧美各国新能源装机量的持续增长,以及变压器进入大规模的置换周期,对变压器和取向硅钢的需求空间广阔。3 月,我国出口硅钢数量15 万吨,同比+52.1%,或表明出口需求增长的加速,后续硅钢等高端板材的出口机遇值得重视。  风险提示  1、需求修复不及预期;2、行业供给水平增长过快的风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