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区域

广告区域

医药生物2023年报2024一季报综述:回归正常成长 坚守院内

网络热点05-16阅读:12评论:0
上市公司:高基数消化完成,一季度边际改善。全行业来看,营收和净利润(扣非)2023 年分别同比+1.8%和-23.7%,2024Q1 分别同比+0.7%和+5.1%。从23 年4 个季度来看,大体经历了一季度防控优化,继而二季度院内诊疗快速修复,8 月到年底院内反腐的扰动。24Q1 同比增速较23H2 有较大边际改善,同时能看到院内处于上升通道中。 各细分回归正常逻辑,器械和CXO 有压力:1)从23 全年来看,零售/医疗服务/生物制品/流通/中药营收同比增速分别为:12.0%/7.6%/7.5%/6.6%/6.3%,都显著高于行业平均(1.8%),大体都与防控优化相关;医疗器械同比大幅下滑(-27.6%),主要原因在于疫情相关产品销售回落所致;2)从24Q1 来看,只有零售/生物制品2个细分领域营收同比增速大幅高于行业平均(0.7%),分别为:11.5%/7.0%,中药、器械和CXO 都表现欠佳。其中,CXO 扣非净利润开始明显下滑(-26.4%),主要受到新冠CMO 大订单减少、行业景气度周期波动等因素影响。 “低仓位+估值底+稳增长”带来的配置良机。截止24Q1,公募基金产品医药持仓占比约11.2%,较23Q4 环比下降2.6pct。其中,非医药主题基金(全基)医药持仓占比大约在6.3%,已接近历史最低值,同时也明显低于医药总市值占比(7.1%),即低配状态。估值方面,在药械集采、新冠过峰等因素扰动下,行业市盈率(TTM)水平回落到近10 年最低点附近。 从细分领域配置来看,医药基金22Q4-23Q2 快速下调CXO 仓位,同时加强化药和中药配置。随后,在23Q3 切回CXO,相对应地降低了中药/化药/器械的持仓。根据24 年一季报,化药和器械是医药基持仓最多的2 个板块,分别为:25%和20%;CXO、生物制品和中药的持仓比例相对均衡,都在11-13%的区间。 从23 年报和24 年一季报数据来看,在经历了防控优化和医药反腐后,行业正在重启修复,同时22 年高基数已经消化完毕。考虑到诊疗需求的刚性,以及23Q2 后的低基数,未来一年行业成长较为确定,再叠加“低仓位+估值底”,我们认为是配置行业很好的时间点。 从细分领域来看,院内产品(中药/化药/器械)成长更为确定,建议关注恒瑞医药(600276,买入)、科伦药业(002422,未评级)、恩华药业(002262,未评级)、迈瑞医疗(300760,买入)、派林生物(000403,增持)等;创新药产业链(Biotech+CXO+上游)和部分器械有出海逻辑,建议关注奥赛康(002755,买入)、君实生物-U(688180,未评级)、美好医疗(301363,未评级)、康龙化成(300759,增持)、药康生物(688046,未评级)、百普赛斯(301080,买入)等;院外市场的零售药房和中药OTC 同样是稳定发展的细分领域,建议关注大参林(603233,买入)、一心堂(002727,买入)、济川药业(600566,未评级)、华润三九(000999,未评级)等。 风险提示 1、 如果院内诊疗秩序恢复出现不利干扰,将会影响科室器械采购和院内药械销售,进而带来相关公司业绩波动; 2、如果全球生物医药行业投融资持续处于低谷,可能导致Biotech 管线规模缩小,甚至现金流危机,CXO 和上游相关企业也有一定压力。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