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区域

广告区域

超预期温柔!量化基金大石落地!

网络热点05-17阅读:11评论:0

不管是国九条还是试行规定,其实都远超市场对量化最悲观的判断,轻拿轻放温柔异常,从这个节点开始,量化基金的大石头都已放下重新回到配置性价比前列。

监管最新发布了:《证券市场程序化交易管理规定(试行)》,征求意见稿在4月初就有,投资人还在为是否持有、是否看好、是否加入量化基金而困扰?

菜馆本文一口气说完规定中的超预期温柔,量化基金的担忧可谓大石落地。

在今年2月的微盘量化风波后,量化基金风口浪尖,投资人怕挨打,管理人压力大(据观察有的量化基金经理靠吃药入眠),鬼故事层出不穷,但春节之后的量化基金整体反弹走势其实很强劲:

2月19日至今

(内容来源:WIND、火富牛)

在这个节骨眼上试行的程序化交易管理规定,对这种良好的净值反弹有强烈方向指引,是否有强大的限制力?我整理了一下其中关键的条款:

【1】符合程序化交易情形的均需报告,涉及4个已明确的定量条件:

(内容来源:证监会、沪深交易所)

这些情形任何一只量化基金都符合,也就是说所有的量化基金都需要打报告,需要进入监管视野,这样的报告文件其实是相当制式的,日后应该会继续完善规则,作为对比老美是如何处理高频交易的:

(内容来源:美sec)

看起来是不是和本次监管的要求相似?老美这里使用的大型交易者识别号码目前已经不仅针对高频交易、程序化交易,而针对整体交易规模,比如连续3个交易量达到2000万美元。

整体上看成熟的二级市场均对能力超越常人、容易影响市场的交易行为有报备和信息搜集制度。预计后续国内会上线相关的数据系统,免除量化基金手动申报的繁琐工作。

该项条款对量化基金不是负面条款,不会降低超额收益。

【2】针对高频交易做出明确规定,并重点监管及增加交易成本:

(内容来源:证监会、沪深交易所)

量化基金的流量费一直是运营的成本大头,比如一只3000万规模的量化基金产品,每年的流量费收入基本和交易手续费持平,看似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但实际情况中,流量费用一般由交易券商支付和承担,量化基金本身不付出成本,所以高频交易的高流量费头疼的应该是券商而非基金公司,投资者更无需为此担忧。

当然更重要的是:满足高频交易的量化基金是非常少的。大部分规模在5个亿以下,双边年化换手率在100倍以下的量化产品,都不满足高频交易的界定,比如公募基金,再比如X复投资(头部规模)单产品规模大于5亿,但由于较低双边换手率,也难以在日内达到高频交易的界定。

但确实有的私募量化需要明确注意该项政策的调控风险,如上海X德(头部规模)单产品规模大,双边换手率高就很可能达到界定标准,那样就要进行策略的调参,降低交易频率,可能变得异于过去的历史业绩。

但投资人不用对此太过忧虑,这对量化私募来说还是影响较小的,昨晚我紧急问询了可能达到高频交易定义的量化机构,比较代表性的回答是:去年6月已经开始降低交易频率,不涉及定义为高频交易。

截取一段业绩曲线,非常有代表性:

超预期温柔!量化基金大石落地!

这是一家从高频降低到中频交易的量化管理人,在接近一年的降频过程中实现了7.7%的超额收益,最高点超额收益来到13%,很明显交易频率的降低对这类管理人有影响,但并非策略没有了超额能力,管理人要做的工作会很多,但应对数据规则本身就是量化擅长的事情。

另外,高频股指、高频CTA、高频转债、量化股票T0等投资策略,反而会受到很大影响。

该项条款对量化基金不是负面条款,但针对高频量化基金未来超额收益也许会下降20%,对大多数量化基金毫无影响。

【3】在面对不可抗力、意外事件、重大技术故障、重大人为差错等突发性事件时:

(内容来源:证监会、沪深交易所)

也就是2月部分量化基金遇到的交易截停,多数出现净值伤疤没有修复的主要原因均是因为这次事件。

该项条款对量化基金确实是负面条款,但对市场是正面的,危机时刻有刹车了。

但这并不代表量化基金可能会从灵活的交易者变成不灵活的持有者,丧失其独有的功能性。

2024年2月是无记录的雪球结构衍生品踩踏黑天鹅,对于监管来说是不可抗力+意外事件;而类似光大乌龙指等则是重大人为差错;

我认为该项条款主要是从法规上留下一个窗口,这个窗口可以在监管重要时刻下场干预程序化交易的同向卖单,这个条款在欧美均都存在,比如:

欧洲金融工具市场指令(Markets in Financial Instruments Directive,简称MiFID)中就明确规定“监管机构拥有在市场出现极端波动或系统性风险时,暂停或中断程序化交易的权力。”

本次国内程序化交易规定(试行)的条款,其实和欧洲MiFID条款有很多相似之处。在该条款颁布后,欧洲依然保持着量化基金的优势,适应效果也很好。

———总结———

《证券市场程序化交易管理规定(试行)》其实是非常温柔的,高频量化以下的策略(尤其是量化股票类)基本没有任何影响,没有对成分股做出明确限制,如指数增强私募基金必须超过80%为成分股,也没有强迫主流交易频率的量化基金进行策略修改,更没有喊停量化。

规定是为了进一步对程序化交易监管作出全面、系统规定,切实提升程序化交易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是突出公平,规范发展的思路,对个人和基金、机构一视同仁都纳入监管。

总之,不管是国九条还是试行规定,其实都远超市场对量化最悲观的判断,轻拿轻放温柔异常,从这个节点开始,量化基金的大石头都已放下重新回到配置性价比前列。

本文来源:红x星菜馆,原文标题:《超预期温柔!量化基金大石落地!》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