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区域

广告区域

紧盯制造业,市场提前感知:分析揭示2025年前中国高科技领域装备将领先全球,资本市场紧跟技术创新热潮

网络热点12-30阅读:233评论:0
我国制造业发展稳中有进,制造强国建设取得显著进展。根据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中国工程院等单位联合发布的《2023中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报告》,2022年,我国制造业经受住了超预期因素影响的大冲击,制造强国发展指数稳定居于超过120的较高水平。制造强国发展指数自2015年起每年发布,已成为客观评价我国制造业整体水平的权威性指数。2020-2022年,中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年均增幅超过4个点,与美国同处世界主要国家最高水平,虽在个别年份出现波动,但整体实现平稳增长。报告分析称,三年间,中国制造业展现出较强韧性,龙头企业发挥了定海神针的作用,“新三样”(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000591)电池)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但另一方面,制造业稳增长仍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创新效能、产业基础、装备制造等方面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应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走好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同时,发布的《中国制造业重点领域技术创新绿皮书――技术路线图(2023)》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300024)、节能和新能源汽车等16个重点领域、29个优先发展方向的主要进展及未来几年的重点发展方向进行分析和预测。预计到2025年,我国信息通信设备、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发电装备、输配电装备、光伏发电装备、新能源汽车、纺织、家用电器8个优先发展方向将整体步入世界领先行列,成为技术创新的引导者;到2030年,航天装备、飞机、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机器人、工程机械、生物医药等大部分优先发展方向将整体步入世界先进行列;但基础软件及工业软件、高性能医疗器械、农业装备、食品、仪器仪表等优先发展方向与世界强国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和讯自选股写手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作为作者或者嘉宾的观点,不代表和讯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和讯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和讯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和讯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