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区域

广告区域

玉米价格跌逾600元/吨:供需变化与市场底部信号显现

网络热点05-10阅读:3评论:0

快讯摘要

玉米价格连续7个月下跌超过600元/吨,受供需关系、进口谷物冲击、下游需求低迷等因素影响。然而,随着新季玉米供应增加、进口谷物冲击衰减以及下游需求复苏,市场底部特征开始显现。投资者需关注市场动态,把握投资机会。

快讯正文

【玉米价格持续下跌近7个月,市场探寻“底部”信号】随着全球经济波动和气候变化的影响,农产品(000061)市场,尤其是玉米价格的波动,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从供需关系来看,玉米价格自上年四季度起持续下跌至今年4月份,主要受供应预期增长和进口谷物增长的双重影响。新季玉米大丰收施压价格2023年新季玉米的丰收成为价格下跌的主要原因之一。丰收年景下,低库存状态导致可流通粮源充足,成为玉米价格持续下跌的主因之一。然而,随着二季度后期至三季度初期供应空档期的到来,低库存弊端或将显现,一旦集中性采购出现,玉米现货价格可能出现大幅波动。进口谷物大规模冲击市场国内玉米进口总量近年来大幅增长,年度进口玉米平均超过2000万吨。叠加高粱、大麦等替代谷物的大规模冲击,南方销区市场一度以进口谷物的完税成本为重要参考。但随着进口谷物替代优势逐步丧失,未来进口谷物与内贸玉米的消费量或将呈现此消彼长的态势。需求端呈现低迷态势生猪养殖持续亏损及禽蛋类阶段性低迷,导致饲料企业在原料库存建立上保持观望。然而,3月份饲料产业环比大幅增长,同比降幅缩减,显示出饲料养殖加工端逐步走出低谷。预期在进口谷物及内贸替代品减量下,养殖端对内贸玉米的需求将逐步好转。进口成本压制国内价格外盘玉米价格低迷,从进口成本端压制国内玉米价格。但近期CBOT玉米价格上涨,累计涨幅超过60美分/蒲式耳,进口完税成本上升,性价比降低。玉米市场转势仍需时间新季玉米上市后,供应、进口冲击、下游需求低迷等因素共同影响玉米市场。目前市场底部特征开始显现,但现货价格的上涨还需时间。华北地区玉米市场近期虽有超跌反弹,东北主产区市场流动性仍有待提升。玉米市场大概率已步入底部区间,但即刻转势不现实。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