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区域

广告区域

港股和A股估值优势:美联储"无为"政策下,月度宽松交易刺激上涨弹性

网络热点05-11阅读:2评论:0

快讯摘要

美联储“无为”政策料提振权益资产,港股上涨弹性大,但需警惕三季度二次通胀风险。港股和A股估值优势明显,牛市初现。风险包括美国经济衰退、国内复苏不及预期和贸易战。

快讯正文

【美联储有望迎来月度级别宽松交易,但警惕三季度二次通胀带来的紧缩交易回归】

美联储在5月的会议中展现了“无为”的姿态,为权益类资产带来了喘息的机会。预计在未来1-2个月内,权益资产的表现将相对较强,港股的上涨弹性尤其值得期待。华尔街日报的Nick Timiraos将美联储的政策形容为“无为而治”。然而,这种宽松的政策也带来了二次通胀的风险,预计在三季度,美联储可能不得不提高中性利率预估甚至重启加息,以维护其信誉。

二次通胀的风险主要来自几个方面:5月宽松交易后,美债利率和金融环境的快速下行;三季度商品市场的易涨难跌;美国财政积累的TGA余额的释放;住房租金通胀预计在三季度拐头向上;以及长期通胀预期的走强。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美联储“无为”的结果必然是二次通胀下的“无治”结果。

尽管如此,三季度二次通胀下的紧缩预期回归下,国内资产可能再次承压。但预计股市低点已经出现,牛市的曙光已经初现。港股和A股的估值显著低于印度和越南等新兴市场股市,有望成为新兴市场基金资金的避风港,再创新低的可能性较低,港股和A股已经来到牛市初期。

然而,市场仍需警惕一些风险,包括美国经济的大幅衰退、国内经济复苏不及预期以及贸易战等。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需要充分考虑这些潜在的风险因素。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网友评论